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 
留抵退税:财政“回旋镖”
来源: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23-05-14 10:37:48


【资料图】

“退税减税降费”是近年来我国税收领域的重要关键词,留抵退税是其中主要政策之一。2022 年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范围多次扩大,最终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 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46 万亿元。

增值税是公司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而当差额为负时即形成留抵税额留至下期抵扣,而若当期即对留抵税额进行退税,则能以真金白银缓解企业当期的流动性,后续再收回新形成不能被抵扣的销项税额,相当于政府给企业的一笔无息贷款。

留抵税额的产生是税制体系和企业生产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型增值税背景下,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购买当期进行一次性抵扣,则投资当期会产生大规模进项税额;企业的进项和销项适用于增值税的不同档税率时,可能会产生税率倒挂导致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当企业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较大、销售回款滞后或销售情况不佳时,也会产生留抵税额。

留抵退税相关政策以扩大行业覆盖面、降低申报要求为导向经历了一系列演变。2018 年及之前相关政策都为针对特定行业的留抵税额存量一次性退税,2019 年将留抵退税政策范围拓展到全行业增量退税,2022 年进一步加大行业范围并重点推及小微企业,同时涉及2019 年后未退的增量与2019 年前未退的存量,规模空前。

政府采用自然口径+扣除留抵口径进行财政收入统计,可间接估算出地方政府的退税支付额。支付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平均为13%,整体而言,增值税在地方收入中的占比越高,留抵退税支付的压力也越大。但也有部分例外,增值税收入与留抵退税负担存在区域不均。在跨地区交易与生产地原则导致地方政府增值税收入分配不均的基础上,留抵退税政策为区域间负担不平衡带来第二重影响。为平衡区域间财力,我国2019 年起调整了留抵退税地方分担机制,2022 年下达大量专项资金支持政策落实。

去年留抵退税拉低财政收入,但在今年会产生推升财政收入的作用。(1)大规模退税集中完成后,财政收入基数偏低,后续退税规模将会减少,2023年各地将形成增值税的回补效应为财政收入带来恢复性增长;(2)企业结转后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应纳增值税额相应增加,后期增值税收入将出现较高增长;(3)政府用税收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

和市场活力的“乘法”,随着宏观经济向好,财政收入会随之得到稳步增长。

后续政策红利释放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将会存在区域差异。尽管2022 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为地方财政带来了明显短收,但中央财政及省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确保了政策落实不因财力而打折扣。地方负担机制努力地平衡了地方财力与支付压力间的差距,本地财政负担比例较少的地区次年将会受到更多留抵退税后续效应为财政收入带来的额外红利。

留抵退税今年的受益地区。四川、重庆、安徽、辽宁四省2022 留抵退税实际负担比例较低,预计今年财政增收红利显著。其中四川省负担比例最低,2022 年四川省共办理1059 亿元留抵退税,居全国前列,而显示在其一般公共预算中因留抵退税产生的减收仅为347.37 亿元,实际负担比例为32.8%。四川省预算报告显示,2022 年共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6483.7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为历史最高,较2021 年增加908.3 亿元,对财政收支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赤峰市、广西桂林市、安徽淮北市、蚌埠市以及河南洛阳市、信阳市、濮阳市,内蒙古、河南与广西类似,自给性较强;安徽省全省负担比例较低,省级与市级都将会受到较多转移支付带来的留抵退税后续红利。

风险提示:估算数据存在误差,政策变化超预期。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